2020年11月20日,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“2020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”,接下来将盘点有哪些流行语上榜的排名,一起了解吧。
每年的十大流行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,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,结合后期人工确认获得的,反映了一年来网民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感悟,是认识社会、感悟社会、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。
年度“汉语盘点”活动始于2006年,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网民,宗旨是让网民用一个字、一个词描述过去一年的中国和世界,借以彰显汉语的魅力、记录社会的变迁,让人们在关心中国和世界的同时,体会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评选后榜单如下:
1、新冠肺炎
新冠肺炎在世界蔓延,给全球经济、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:不少企业停工停产,旅游等服务业受到严重冲击,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断出现,社会面貌加速改变。
2、抗疫
党和政府汇集全国资源,采取最全面、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抗击疫情,医护人员纷纷请愿,奔赴一线,建筑工人夜以继日,努力奋战,用时13天建成雷神山医院,广大民众积极配合,佩戴口罩,减少外出和聚集成为生活常态。
3、复工复产
2020年2月3日,中央提出“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,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”。

4、民法典
2020年5月28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。
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“法典”命名的法律,是目前最长的、拥有法律条文最多的法律,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,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,具有重大深远意义。
5、网课
为保障“停课不停教、不停学”,各级教育部门紧急动员,协调开放线上优质教育资源,大中小学纷纷将课堂搬到网上,开启网上课堂模式。
网课一度成为师生交流主要途径,上网课成为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教学新常态。
6、双循环
2020年5月14日,中央首次提出“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。
5月下旬的“两会”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“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。
7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
2020年3月21日,习近平总书记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,首次提出“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”这一理念。
8、抗美援朝70周年
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。
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,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,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,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深远意义。
9、六稳六保
“六稳”是指稳就业、稳金融、稳外贸、稳外资、稳投资、稳预期工作.
“六保”是指保居民就业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市场主体、保粮食能源安全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、保基层运转。
从“六稳”到“六保”,体现了稳中求进、危中寻机的战略定力;彰显了稳住经济基本盘,兜住民生底线的深刻内涵。
10、嫦娥五号
2020年11月24日,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携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,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。
以上就是分享关于2020年十大流行语介绍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您有帮助,更多词语的科普,请持续关注宅男猪。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注册